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寄印传奇】25  (第2/6页)
「荒野漂流,极限挑战,原始奇观,待君征服」——老实说,对征服它    我真没啥兴趣。    这类通过跋山涉水来体现祖国生态多样性的行为在我看来总是过于夸张。    饭毕,我别无选择地躺到了沙发上。    刚换个台,手机就响了。    等我奔到卧室,它又没了音。    未接来电有俩,都是陈瑶。    屁颠屁颠地拨回去,答曰「已关机」。    我只好又拨了一回,倒不是不死心,而是一时实在心痒难耐。    就这功夫,奶奶也出了门。    再次站到客厅里时,阳光已浸过半个房间,浮尘在尔康的咆哮声中挣扎得颇    为生动。    我一头栽到沙发上,这才惊觉夏天来了。    中午奶奶不知打哪弄了点凉皮儿。    切根黄瓜,拌上蒜汁,倒是吃得惬意。    她老问我上午都干了点啥。    我总不能说撸了一管吧,只好朝电视努了努嘴。    「你也动动,」    奶奶嗤之以鼻,「进屋开电视,挨沙发就躺倒,这哪行?」    我将就着点了点头。    她老顿时来了精神,诚邀我明天同游小树林,「打拳、摸牌随你,平常哪有    这么热闹」。    我保持惯性。    奶奶竟靠了过来,压低声音:「    哎,上午谁来的电话?」    「没啊,就一同学啊。」    我一下红了脸,甚至没由来地想到撸管的样子是否也被窥了去。    「行了,」    她老声音提高八度,「你妈能知道,我不能知道?」    我搅和着凉皮儿,誓死不吭。    「林林啊,奶奶给你说,这媳妇儿呀——还是要找本地的。那谁家的二姑娘    刚就在林子里跳绳,啧啧,贼俊!」    奶奶的热情让人浑身发痒。    照这么下去,我真担心自己会扭成一根麻花。    于是我说:「刚咱家剧团又上电视了。」    「哪个台?老天爷啊。」    自然是平海台啊。    撸完管,我就着啤酒看了半集。    之后是广告时间,我一通乱捏,凤舞评剧艺术团就跑了出来。    确切说,是母亲跑了出来。    起初只是觉得眼熟,过了十来秒——待我再换回台时,才勐然意识到荧屏上    这位优雅的女士就是我妈。    说来也怪,她看起来和平时不太一样。    至于哪不一样,偏又说不出来——兴许每个上电视的人都是如此吧。    而灯光和布景使得镜头下的整个空间淡寡地膨胀开来,连声音都恰如其分地    空洞。    母亲的嗓音变得莫名干硬,像一根悬在寒风中的冰柱正在无可避免地截截断    裂。    访谈内容嘛,不用说你也想得出来,评剧爱好,文化断层,初衷、现状以及    展望。    一篇标准的命题作文。    母亲着一件棕色西服,米色线衣托着修长脖颈,自始至终笑靥如花。    毫无疑问,在我市电视台的巧妙包装下,那清远温润的鹅蛋脸成功地迸发出    一种干练的商务气质。    栏目名叫文化来鸿,半土不洋地弥漫着小地方令人牙痒的穷酸和世故。    除了母亲,悉数登场的还有小郑、几位业界前辈和若干剧团演员。    在一组日常排练的镜头中,张凤棠甚至自告奋勇地来了一段。    她嘴角的黑痣于跌宕起伏间飞扬起来,搞得我又是愣了好半晌。    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