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篇 双影 (第3/9页)
夫人口中说着无妨无妨,玉城也赶紧给他使眼色,三雄无法,只能起来唱了一段儿: “陇头云,压断雁, 黄沙卷过旧潼关。 枯槐老,井台裂, 谁家妇人拾麦穗, 一步一叩头, 黄土埋到膝盖边。 野狐哭,昏月弯, 饿殍倒在官道前。 县衙帖,催粮钱, 卖尽儿郎换粗盐。 炕头冷,灶无烟, 只剩半张破羊皮, 裹着碎骨眠。” 嗓音悲怆、不加修饰,直抒胸臆、欲哭无泪,尾句突然拔高后戛然而止,如刀割寒风、悲凉入骨。 牡丹夫人听的眼圈泛红,半晌未能回过神来,没有拍掌喝彩,最终给出两字评价“极好!” 伎乐天端来赏赐,是一袋儿金瓜子儿。玉城心里明白,这夫人确实是七窍玲珑心,对各人的情况了如指掌,要赏就一定要赏到人家心坎儿里——冠英武生出身,那极品的行头便最是对味儿;而三雄家境贫寒,一般的金玉宝器并不实用,倒是这金瓜子儿体面之余又实在。 接下来又上了两道热菜:金鳞赤尾荷包鲤鱼——鱼腹塞入火腿、冬笋、香菇,外浇琥珀色酱汁,以及煨海参,配的是甜香馥郁桂花酒。 玉城默默地吃着,心里暗暗打鼓,可千万别叫自己表演什么才艺啊,我可是什么都不会啊! 三雄和冠英陆续向牡丹夫人敬酒,回敬,丝毫没提让玉城表演的事儿。 酒宴正酣时,忽闻堂外三声铜钹震响,四名黄巾力士赤膊进入,扛进一面三尺有余的朱漆龙纹大鼓,鼓边缀三十六枚金铃。四人合力耍了一套擎天鼓,直震得席间杯盏轻颤。一通鼓后,又两两对立,以rou身相搏,演了一出古拙悍勇的角力戏。 演罢,牡丹夫人笑着问:“让郎君们见笑了吧!” 玉城赶紧回哪里哪里,简直神威盖世、不同凡响、摄人心魄! 最后上了点心,是芝麻馅儿的元宵,盛于甜酒酿中,以及浇了蜜桃浆的杏仁豆腐。 牡丹夫人极爱吃这些甜食,竟然全部吃完方才作罢,对着玉城说:“这种分食制极好,既不疏远,又不浪费。” 玉城频频点头称是,想着甜食都上了,宴席该结束了吧?他还是怕让他表演才艺而已。 最后,呈上了窖藏的秋梨、闽中的橄榄、岭南的甘蔗和胶东的冻柿,盛于以荷叶托底的水晶大盘中,配的是薄荷松萝茶,清口醒神。 牡丹夫人每样水果都尝了一下,看神情极为尽性。之后环视三位郎君、力士、乐伎,唇角微扬,曼声道:“今夕灯月双辉,诸君尽兴——谨以茶代酒,贺此良宵。” 玉城三人赶紧举杯致谢。 然后牡丹夫人请他们三人再多坐坐,便起身走了,黄巾力士和伎乐天也都撤了,换了之前的田嬷嬷进来侍立在侧。 玉城哪里还敢多坐,跟田嬷嬷说家里人还在等,不忍再叨扰了,也准备告辞了,便齐齐坐了马车回去。 回家的路上,玉城把整晚的酒宴脑中过了一遍,就觉得今天这事儿绝不简单!家里一定是有人与牡丹夫人暗通款曲、通风报信,否则她怎么可能事无巨细的什么都知道? 玉城心里一阵发慌,慌的不是家里有内jianian,而是牡丹夫人半冷半热的眼神,以及稳坐钓鱼台的姿态,似乎一眼便看穿了他的衣服之下,甚至是皮rou之下的心里。 玉城觉得自己已经被牡丹夫人吃定了! 第四十九章 回到家里,欢哥儿已经睡了,马金阳和兰姨坐在家里等。 玉城把晚上的事儿大概说了一遍,兰姨面沉如水、不置可否,马金阳低着头眉头紧锁、一言不发。玉城一看就知道情况不对,“所以你们一定知道什么,对不对?” 兰姨咬了咬牙,便交代了:“那牡丹夫人不是别人,正是咱们这权势滔天的秦王府家的嫡幼女西平郡主。。。” 玉城喃喃自语了一声怪不得。 兰姨就把当初秦王府家找到她,要寻童男之身接种生子,迫于无奈最后才选中了他,结果一次之后便没了下文,原本以为这事儿就过去了,可以烂在肚子里了,没想到这西平郡主突然又杀出来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