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新事 (第2/3页)
背上迷迷糊糊的,隐约听到他和大哥谈论此事,说圣上如今虽未正式下旨,但已有打算。” 程舒仪咬唇低语:“这可如何是好?忻然若知此事,必定气得闹上一场。” 说罢,她忍不住望向苏婉,眼神中带着询问与不安。 苏婉闻言,眉峰紧蹙,良久,她方低声道:“圣上既有此意,必非一时心血来潮。” “尉迟家新得军功不久,且边患未清,正是用人之时,若真将其女指给四皇子,也是拉拢与平衡。” “李珏眼下虽能推辞,可若圣意已决,旁人岂有置喙之地?纵他再如何不愿,也难顾全得了忻然。” 程书仪点了点头:“下月便是太后千秋节,依惯例只是宫中嫔妃与皇亲近臣赴宴,可近来京中各府,女眷皆已收得请帖。” “按往年情形,多半是借着热闹,替适婚皇子物色人选,圣上或太后保不齐便会于众目睽睽之下开口,叫人骑虎难下。” 萧云澜倚在榻边,听得心焦:“这可怎么办?……” “要不要…提前告诉她一声?好歹有个心理准备。”程舒仪看向苏婉。 苏婉却缓缓摇头:“忻然性子直,若提前知晓,急起来只怕乱了方寸。且这事仍是风声未明,你我能做的实在有限。” 程舒仪听罢点点头,两人未再久坐,只说待铺子正式开张,定要来捧场。 苏婉笑着送她们出门后,望着庭中疏竹轻摇,思来想去,本不欲插手忻然与李珏之事,男女情爱,当由两人自定,但事关忻然的将来,她终究无法坐视不理。 苏婉唤来寒冬,吩咐她去寻叶忻然,只道裁缝送来一批新制的样衣,唤她去库房瞧瞧,自己稍后便至。 待藏冬回来复命,苏婉便往西院行去,门前那小厮见是她,不敢怠慢,连忙入内通传。 未几,小厮便领着苏婉进院门,李珏已在庭中石桌待她,神色如常:“苏娘子此时来访,敢问何事?” 苏婉并不寒暄,直入正题:“殿下,倘若圣上执意指婚,你欲如何应对?” 李珏略一凝眉,似是未料她言辞如此直接,未即刻作答,只请她入座,旋即亲自倒了一盏清茶, “此事竟已传至你耳中?我暂未告知忻然,只想免她徒添烦忧。” 苏婉不接茶盏,冷冷道:“她迟早会知。既如此,何不早做打算?” 李珏啜饮一口,方低声道:“圣心未明,然我已有计。父皇若真有意赐婚,我自有辞谢之策,绝不使忻然陷于进退维谷之地。” “空言易说。”苏婉讽刺道:“你们男子最是不愿吃亏。既要承情,又不肯伤义,左也顾全,右也周旋,到头来,终叫她人受难。” 李珏闻言,未作辩解,笑道:“苏娘子此言,未免太重。”忽而又话锋一转:“那日在玉笙院的话,允是弘故意说给你听的。” 苏婉闻言,抿唇不语。 李珏继续道:“允弘心思重,却是在意你的。他早知是白宗儒诬陷你父,为此案四处奔波,说来可笑……他明明是想为你父解围,却反成了伤你之人。” “过去便过去了,他当时如何,我再清楚不过,殿下何须为他辩白?”苏婉眼底无甚波澜,不愿在此话题多言。 苏婉起身拂了拂衣袖:“但愿殿下莫要让忻然伤心。天色不早,我便不叨扰殿下了。”说罢,俯首一揖。 李珏颔首:“友人之念,李某心领。” 青云坊东首,原本一间闲置数月的铺面,被人重修一新。窗棂换了梨木雕花,门楣上悬起新匾,淡金描边,正中两个隽秀古雅的字:兰芷。 香风自内里溢出,远远便可闻得一丝馥郁。 苏婉站在铺前,眸中映着金漆匾额的倒影。 程书仪走近,笑着拍拍她的肩:“真没想到你说干便干,眼下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